1、该书编撰遵循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简洁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详细讲解了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当前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灵活选择和深入讲解关键内容,如有条件,可配合实验和实习,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则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涵盖了农业信息管理、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虚拟农业等多个方面。第二章国外农业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3、内容遵循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简洁性和完整性原则,重点介绍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各校可根据需要选取重点内容进行讲授,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实验和实习,以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4、初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农业综合知识三和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考试内容涉及选择题、简答题、C程序写结果、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题等。复试成绩由专业基础知识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和外语测试三部分组成,占比分别为30%、50%、20%,不设专业课笔试、机试项目。
5、基础课程 农学基础:包括作物栽培学、土壤学、植物保护学等。生物学基础:包括生态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信息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 智慧农业导论:介绍智慧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信息化专业拥有农林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微机系统与单片机等实验性质,因此需要看计算机应用、林业工程、以及农业方面的书。
《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的出版,旨在通过普及农村信息化知识,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信息利用效率,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将为农民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服务,促进农村社会的整体进步。
《都市农业信息化概论》是由张娜和潘娟两位作者共同编著的一本专业书籍。该书属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丛书中的一员,具有ISBN号码9787109154995。它于2011年4月1日首次发行,标志着第一版的问世。全书共241页,采用平装形式,开本为常见的16开,适合阅读和收藏。
内容涉及农业信息技术的现状、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农业数据库技术、图书馆自动化技术、农业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农业生产系统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农业经营和市场信息管理技术、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Internet信息获取技术,以及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信息化的过渡等关键领域。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位公共课程:这是所有研究生教育的必修部分,包括政治理论、外语等基础科目。农业工程标准化学科:了解和掌握农业工程的标准化和相关规范。现代农业工程学:深入研究现代农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高等农业机械学:学习农业机械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第三章,农业信息采集技术,阐述了农业信息的特点、类型及其采集技术,包括遥感技术、田间述农业信息、Internet采集农业信息技术等。本章还对数据挖掘和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在农业信息采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