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西藏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西藏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2024-08-24 浏览: 32 人次

在哪里可以找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展开全部 在百度中输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可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eisure2003 2010-02-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在新华网、人民网。都有授权发布的全文。

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文件。详细解释: 文件背景与目标: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文件旨在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年一号文件20大看点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连续第七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文件共五大类27条,五大类中有两条涉及城乡问题。

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有哪些?

1、农作物良种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农作物良种生产和加工,每个项目可获得300至700万元的补贴。1 “粮改饲”支持政策:鼓励将粮食作物转化为饲料,每亩可获得50至200元的补贴。1 退耕还林还草支持政策:将非基本农田退耕还林还草,每亩可获得1000至1500元的补贴。

2、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每亩补贴金额为30至230元。这项政策合并了原来的三项补贴,主要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规模适度经营补贴。 造林补贴:每亩补贴金额为100至600元。这项补贴旨在支持防护林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政策:补贴金额为60至200万元。

3、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农业领域的补贴和资金扶持政策。包括对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支持等。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 国家鼓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村三产业之间的融合。

我过主要农业区都有什么?

1、西南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四川盆地湿润,雨量充沛,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是重要的水稻产区,而滇南谷地则适宜热带作物生长。农业特色多样,包括水稻、旱粮、茶叶、橡胶等。青藏区(西藏、青海)这一区域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

2、中国九大综合农业区分别为: 东北区: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该区气候半湿润、半干旱,夏季短暂,冬季严寒,适宜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水稻、高粱、谷子和大豆。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包括内蒙古中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

3、黄淮海区:为了充分发挥本区的巨大增产潜力,必须进一步综合治理旱涝碱,提高防洪标准,加强排灌工程配套,调整机井布局,控制地下漏斗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改土,大力提高单产。

4、甘蔗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应地,珠江三角洲的产量更占重要地位。

中国有哪些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发展重点、乌蒙山片区,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动物防疫补助政策,逐步发展竹藤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蚕茧丝绸加工、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五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科技支撑,帮助贫困对象参与特色产业开发、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体系。

贫困地区包括中国的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部分山区和边远地带,以及东北、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落后农村。这些地区通常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教育水平落后等因素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在中国,贫困地区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

陕西省贫困山区 陕西省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其中部分山区由于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些贫困山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但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云南苏区。云南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多山地区,也是贫困地区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云南苏区的实施主要聚焦在西部山区,旨在发展农业产业、发展旅游业、改善教育条件等,努力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广西苏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是苏区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产业扶贫 广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解释下粗放型农业与集约型农业。

粗放型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利益的一种方式。这种模式下,投入的资金和劳动力较少,效益较低,且难以持续发展。 粗放农业的科技含量通常很低,采用的耕作方式原始,依赖于土地面积的大小、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以及气候条件的好坏来决定产量。

放农业就是牺牲环境来获得利益,投入少,效益低,不能可持续发展。 粗放农业科技含量很低,耕作原始、靠土地面积的大小和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天气的好坏决定产量。

密集型、粗放型和集约型农业是描述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以下是这三种类型农业的详细解释: 密集型农业:这种农业模式侧重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通过增加人力、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投入来实现。它强调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化产出,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粗放型农业:这种经营方式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而忽视科技和管理的作用。粗放型农业通常涉及较少的技术和资本投入,采用简单的经营方法,广种薄收。 集约型农业:集约型农业注重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加强管理和完善经济体制来提升农业产出。

粗放型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低的劳动力和资本的农业经营方式。 影响粗放型和集约型农业的因素包括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人口密度和资金状况。 例如,与城市较近的地区可能会实行集约的园艺业和酪农业,而较远的地区可能会实行粗放的谷物种植,以节省运费。

高中地理有关农业的知识点有哪些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包括气候湿润多雨和排水良好的坡地。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是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是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相同点; ① 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②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 交通便利; ⑤ 市场广阔; ⑥ 工业比较发达; ⑦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高考地理农业的知识1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 气候湿润多雨; 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①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优势产业; ②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和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山地资源,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③封山育林、育草,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态建设; ④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 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粗放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自给农业)、游牧业(自给农业). 密集农业是农业的分类中按投入多少分类。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这样的农业称为密集农业。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

黑土系列主要分布在中国温带森林草原和草原区,包括灰黑土、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这些土壤以强烈的腐殖质累积过程为特点,适于发展农、牧业和林业。栗钙土系列包括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是中国北方分布范围极广的一些草原土壤。这些土壤均具有较明显的腐殖质累积和石灰的淋溶一淀积过程。